如何查看券商策略报告?
券商研究报告,简称“卖方研报”,就是“卖方(券商)”写给“买方(券商的客户:基金公司、小散户)”用来提供投资建议的研究报告,包括晨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投资策略报告、上市公司研究报告、月度投资报告、季度投资报告、年度投资报告、调研报告等等。之所以称为“卖方”,是因为证券公司的收入主要是其客户交易产生的佣金,因此证券公司为了赚钱必须促使客户交易,而将研究报告卖给客户,就是促使客户买卖股票的手段。由于“买方”在“卖方”开立的账户下进行证券交易时需要缴纳佣金,因此相对于经纪业务而言,“卖方研报”实际上是一种券商附加服务。
对于投资者而言,阅读“卖方研报”就像飞行员每天阅读气象报告一样,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之一。从研报中我们可以快速了解一个陌生的行业、可以及时获取分析师对公司业绩的解读、可以了解市场的变化和投资风向…… 虽说研报中自有“黄金屋”,研报中自有“攻略书”,但想从研报中高效的挖掘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儿。
其实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主流观点的更多是券商的策略报告,基金公司季度策略只是对外宣传的噱头,实际上并不能指导投资者进行短期判断,券商中比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高盛证券、摩根斯坦利、南方证券、国泰君安等老牌国内外券商的策略报告都值得投资者来参考。因为总体上看,这些大券商在研究方面有着自己的体系与文化,报告内容较为翔实、数据采集和对比比较认真,但拿到一份报告在手,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一,取数据。券商报告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最值得汲取的一块就是数据的归类、整理、对比,个人投资者因为信息来源的欠缺,数据整理时间的缺失,都不能像券商研究员们专门花上几天的时间来整理一些行业数据。这种不是针对某个上市公司而是对于整个行业的数据,券商没有任何造假的动力和可能,都是比较翔实,来源于公开信息或者是购买的数据库资料,投资者可以放心撷取。比如钢材、有色金属、航运、地产各大券商都有行业的周报,这对长期观察和跟踪这些行业的投资者都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来源。而把券商的策略报告中引用的货币数据、贷款规模、投资增速等作为自己未来投资的判断基数就是好的选择。
第二,看逻辑。之所以强调要看券商策略报告或者行业报告的逻辑,是因为即使数据完全正确,但使用数据的逻辑如果出问题,那么多精准的数据也徒劳。比如我们在分析航空行业的时候,知道人民币升值对航空公司有好处,因为多数航空公司是用美元贷款来买飞机,在人民币升值周期内,拼命卖空航空股逆势而为,投资则必输无疑。
第三,查动机。券商的报告写给谁看的?伴随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实力的日渐庞大,很多券商写报告都是为了迎合基金的胃口。个股推荐的报告谨慎点看,比如海通证券的叶志刚,就是典型的老鼠仓,自己和私募买完以后再推荐研究报告,而券商的策略报告,通常不会太多陷入内幕交易,因为很少涉及到个股。
第四,选品牌。国内外的券商也都有级别,像瑞银、摩根斯坦利等海外的投行,以及包括中金、中信、国泰、申万、国金、长江、招商等国内目前口碑较好的大行,报告的综合实力都比较高。而且这些公司的核心客户资金实力雄厚,所推荐的股票连续几个涨停的故事并不少见。常言道,树大招风,所以一般知名券商有更加高的自律性,对于研究成果的重视度会更高,暗箱操作的行为会较少。此外,还有研究员的个人品牌。投资者根据新财富历年所评选的最佳分析师,能够经常蝉联三甲的分析师,其所出的报告权威性也会较高。
从研究员的角度关注研究报告也是可取的。目前业内公认的、最权威的,对研究员水平进行评估的机构是《新财富》杂志每年推出的分析师排名。该排名从2003年开始,其投票权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中(研究报告的用户),包括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管理公司以及QFII等等。各大券商与研究员对于该项排名都相当重视,而其排名也成为衡量券商研究所以及研究员水平的重要尺度。
第五,多参考。对于重点公司,券商研究员会持续关注,除了一些基于调研撰写的研究报告外,只要这家公司出了定期报告,或者公布重大事项公告之时,研究员都会提供相应的研究报告。对照同一个研究员连续撰写的同一家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投资者会更加清晰的了解该研究员的研究思路,价值判断取向以及研究水平,等等,而对比不同研究员关于同一问题的研究报告,更有利于投资者启发思路,各取所长。
结语
券商的研究报告相比小道消息仍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它可以作为我们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辅助工具。但是由于出具报告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以及专业性,表面上看起来会有更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稍不留神就会让你掉入陷阱。因此我们阅读研报要注意方法论的运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下一篇:国内手游分发渠道的前三分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