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对立的统一属性是什么(矛盾的对立统一怎么理解)
1. 矛盾的对立统一怎么理解
我们一般把对立统一理解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举个例子,“懒惰”和“勤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1.他们的统一【同一性】
①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方(懒惰)的对比,矛盾的另一方(勤奋)也不能体现出来。
连“懒惰”都不知道,又怎么能感受到“勤奋”呢?
②相互转化。
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只能向对立面转化。”懒惰“要转化,就是向他的对立面“勤奋”转化,而不会转化为“成功”。2.他们的对立【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想一想,你在做事儿的时候,脑子里是不是有两个小人儿“勤奋”小人儿和“懒惰”小人儿在打架,矛盾的一方要抗拒另一方,排除另一方,他们这样的一个状态就叫做“对立”。
2. 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及方法论意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辩证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方法论。
3.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法则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坚持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4. 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原理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就必须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主要是指它的有条件性。任何矛盾的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失去同一性,即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故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体现着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而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故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无条件性是指矛盾斗争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所限制,同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条件。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事物的变动性,而事物的变动性则是无条件的,即在任何条件下都是要贯彻下去的。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中,也存在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中,故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决不能把斗争性的无条件性误认为矛盾的斗争性不与任何条件相联系,而是指事物运动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都是矛盾斗争引起的,事物运动、发展的绝对性根源于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绝对性。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或者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的矛盾是没有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是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这就是所谓的“相反”才能“相成”。所以,同一性必然离不开斗争性。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就谈不上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其二,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也不是乱斗的,斗争只有在统一体内部才有斗争,离开统一性就不会有斗争。斗争性的存在要受到同一性的制约,斗争的形式、规模、激烈程度等,都受到同一性制约。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它们联结起来;真理与谬误由人的认识把它们联系起来,并存在于人类认识的始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扩展资料:
矛盾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它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一元对多元、两种或多种不同体系的事物等。
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贯通有多种表现方式,主要的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或相互渗透。概而言之,同一性有两个含义: 一是共居,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一个统一体中,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就必须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5. 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
矛盾是事物要素之间或事物之间既对立(相互排斥)又统一(相互联系)的关系。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关系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叫做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叫做同一性。
1、范畴定义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性质和倾向。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20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战争。其二,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相互贯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日方在中方培植汉奸,中方在日方寻找友人。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趋势。开始,日攻中防;后来,中胜日败。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倾向。矛盾斗争性是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包括:对抗性斗争:敌我双方你死我活。非对抗性斗争:人民内部各种分歧。
2、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统一的(相互依存)一方面,斗争性制约同一性。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王明的“统一政府”、“统一军队”、“统一群众组织”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另一方面,同一性制约斗争性。中共领导军民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存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的(相互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性);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性)。在战争中,你死我活的斗争必然导致一场战争以某种方式结束。
6. 矛盾的对立统一怎么理解这句话
矛盾顾名思义,有矛才有盾,没有矛就没有动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哲学的问题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事才有下,有多有少,有好才有坏,孤立的看问题是片面的,全面的有人说就是最好的,往往没有看到,还有比他更好的,这就是一种绝对看法
7.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谢邀。矛和盾源于战争。原始的人,为了争夺地盘、食物或其他利益,也容易发生战争。战争的武器以石块、木棒为主。自从出现冶炼技术,引起了社会发展的飞跃。战争的武器,也有了质的发展,从而开启了以铜、铁为主的冷兵器时代。矛,俗称枪头子,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其杀伤力,远远超出了木棒之类。聪明的人们为了护身,制造了与矛相抗衡的盾。受矛盾道理的启发,哲人们感悟出事物之间对立统一规律,并将其上什为理论,称之为矛盾规律。认知矛盾规律,首先应当知道什么是矛盾的对立。A拿枪刺B,B拿盾来挡反手将A刺一枪,A再拿盾来挡。这叫对立。其次应当明白什么是矛盾的统一。"统一″,在汉文化中有一致的意思。比喻,统一着蓝色制服、统一口径,等等。这种统一,无对立可言。矛盾中的统一不能用这种"统一″去理解,而是说,没有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存在。假如没有矛或箭,只制造一个盾背在身上,是否是自找麻烦?所以说矛与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互存关系。第三、对理论上矛盾的认知。人们每天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休息、娱乐等等,都是对矛盾的解决。比喻生产上去上不去是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对矛盾,把生产搞上去,可以釆取更新设备、加班加点等办法问题就解决了。理论上,一般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第四、矛盾的进步意义。人类走到今天的文明,是因为不断解决矛盾的结果。没有用树叶遮体的不方便,就想不到纺织布匹,没有住山洞的潮湿、害怕、憋气,就想不到房子,没有山果、野兽的不够用,就想不到粮食,没步行困难,就想不到车辆,没有失败,就想不到怎样去胜利…人生的技巧和意义,在于如何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